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

文化源流


文化源流
24-11-2016

當大家在網上看到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孫女兒,一臉認真地以普通話讀「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」時,應該感受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,中國所佔的地位。國際上一片普通話熱潮,顯示中文隨時會成為世界語言。

在香港這個華洋共處、各式種族匯集的城市,中英並重,暫時仍然以英語為重,不少合約雖然中英兩文並列,但總會附帶一句「以英文文本作準」。所以說,直至目前英語是極具市場價值的語言。隨大國崛起,微妙變化開始產生,看來中文地位相繼提升的日子漸近,有報道更認為中文打字會有一日比英文打字速度更快。

所以,當大家看到議員將「馬首是瞻」唸成「馬首是膽」時,無不嘩然,雖然說兩字字體非常接近,議員是一時情急下依稿而唸,一下子讀錯,只不過,這是非常普遍的四字詞語,根本在順口溜的時候也可以正確唸出「馬首是瞻」,所以說是看錯,本來情有可原也變成解釋牽強。

作為議員,對一切讀稿需要有充分了解,而不是硬生生讀出來作罷。以前工作機構,遇上有外國人打算用粵語致辭時,他們必定反覆練習,有時還要問得詳盡,以明白字裏行間的意思。不但外國人,我認為香港人更要明白中文字句意思。大家可以看到或聽到不少商家演說,他們對用字非常嚴謹,因為許多時候是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

近年社會上的悲哀是,大學生隨時是對中文一知半解,英文駕馭不當,中不成西不就的,成了不少溝通障礙。什麼兩文三語,在學習環境下可以發揮功效不大。最大問題是學生在兩文不易兼顧下,不說什麼學貫中西,隨時一條單程路也走不完,失了方向,這一批未來主人翁的前景,令人擔憂。

中國文化源源不絕,教育局提出的微調方案又不成功,如何培育出新一代,教育政策失衡,令學生無所適從,只能成為學習機器,未能將學習文化來重新思考。馬首是什麼是其中一例,救救孩子,真要從教育做起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