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

成功基因


成功基因

29-4-2016

讀遺傳學時,自然讀到有關染色體、基本遺傳單位等有關細節。人類基因組由23對染色體組成,當中包括22對染色體,1X染色體和1Y染色體。近年大家都對DNA三個英文字絕不陌生。

朋友今天傳來一條問題,問我知不知道有23個成功基因,那是外國最新研究發現。之後收到那個成功基因解釋,發覺自己有超過一半,哪管真假,已經樂了半天。不如說一說我有什麼成功基因吧。

一、一月出生的是大B,而六、七月以至十二月出生的是細B,因為美國CEO,大多是年頭出生,那是大B,正如我一樣,我就是一月出生。

二、排行第一的就是「老大」。研究說家中大家姐大哥輩,IQ高一點,野心大一點,收入同職位都較好,說來我是家中大家姐,一於對號入座。

三、小時候喜歡運動,平均學分也會高一些。我不知自己學分算不算高,但從小就坐不定,喜歡運動倒是對的。

四、有幽默感。研究說開心的比一般人多37%收入,我想也對。

五、衣著得體。這方面自己絕對拿準確,不會失手。

六、小時候反叛,大時賺錢多。其實也不算太反叛,只是會反斗。

七、天生老闆樣。這方面是其他人跟我說的,我也不反對。

八、聲線沉。原來這都算是成功基因,那又是我的成功基因了。

九、夠鎮定。處變不驚是我的本領,這個基因可以肯定。

十、樂觀。這又是自己的強項。

至於其他的「夠自戀」、「沒有超重」、「外向」、「睡得多成績好」、「有吸引力」、「英文名字不算長」、「生得高」等等,都在自己選擇之內,所以總括來說,在這個測試問卷中,算是成功。

有時候,玩玩遊戲可以自我開解,成功基因,其實在於勤力,否則任你真有23個成功基因,也是浪費。

[林燕妮]

萌爆小王子


萌爆小王子

28-4-2016

母親教誨,每天起梳洗後,得穿回便服,便服哪怕只是恤衫西褲類,總之不得以睡衣服飾在家裏走動。雖然說晚上大多不接見客人,但有時外地朋友忽然到訪,母親也會要大家穿回便服,不能以睡衣睡袍見朋友。

不過,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英國時,小王子以一襲睡袍配睡衣,加上一雙拖鞋見客時的照片一出,可以用「萌爆」一詞去形容。本來也不特別明白「萌」的用法,兒子說那是形容可愛。為此不得不加上另一個流行字「爆」,去描述這位小小萬人迷。

其實也不可以說小王子怠慢客人,而是奧巴馬探訪時間不當,明明是小王子睡覺時間,還得跟他會面握手,看他那脹脹的臉蛋,若是被我見,一定抱他親個沒完。

小王子這一身睡衣look,立刻掀起網上搶購熱潮,而他為奧巴馬夫婦上演一段「騎馬仔」,簡直將眾人迷倒。完全符合「非常識做」的規格,只不過,見客時間也有限制,將睡眠時間推遲十五分鐘,也不知第二天是否可以多睡十五分鐘補回。

小王子的魅力也真厲害,美國總統、英國順位繼承人也得俯,權傾美國的總統也成為「王子牛」。看見威廉王子對孩子的笑容,完全是喜悅加驕傲,小王子這一幕,令英國王室的公關指數大升,看來,各國的第一家庭,不妨參考,至於他們的睡衣睡袍見客裝,未必奏效,隨時反效果也。

小王子尚在不知人間何世,但生活要有規有矩的階段。作為未來又未來的王位繼承人,相信他的父母對他的一切會更為緊,始終小王子背負的藍血統,是一生一世。

英女王九十歲壽辰,看她出落大方,完全承襲王室應有的儀態,英國人還是喜歡這位女王,只不過查理斯王儲也得繼續做他的王儲,何時可登上王位,誰也說不出來。

王室成員要守王室規矩,也真不容易。「王子與乞丐」是個美麗的童話,現實中王子就是王子,乞丐就是乞丐,至於誰會生活快樂,完全在於他自己如何面對,如何苦中作樂,始終,王子生活,有點像扯線公仔。

[林燕妮]

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

莎士比亞


莎士比亞

27-4-2016

今年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,英國各地向文豪致意,舉辦多項活動,王儲查理斯王子也被邀到莎翁故鄉觀賞表演,並在莎翁墓地獻花環,以示向這位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的文豪致敬。

看過不少莎翁作品的舞台劇,由早年的喜劇以至後期的悲劇,都反映出一個作者在寫作時每個階段有不少感受。

喜劇如《馴悍記》,近世紀已改編成不同版本,主要還不是說到不但妻子要順從丈夫,丈夫也得要愛護妻子,大團圓的結局,永遠深入民心。至於悲劇如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、《王子復仇記》更是歷久不衰。年輕時的里安納度迪卡比奧,也曾演活莎翁筆下的羅密歐,那時候的他,外形以至年齡,完全符合少年英拔,為愛情付出一切的癡情少年,據紀錄顯示,國際票房近一億五千萬美元,是製作成本的十倍。所以說,莎士比亞留下的,是經年累月、花不掉的瑰寶,相隔一段時間,會演變出不同年代的激情。

至於《王子復仇記》更是耳熟能詳,可說是莎士比亞最具影響力的作品,故事中的王子,透過父親鬼魂,追索到一場宮廷鬥爭,為了報仇,王子經歷不少痛苦過程,復仇成功,卻也死在毒劍之下。其中的情節,有情有恨,主角內心所承受的衝擊,完全超乎王子的負擔,為了復仇,他失去的比得到多,但為了信念,至死不悔。

至於其中一句:to be or not to be更是經典語句。問題就在這裏。這句話引來各方詮釋,最簡單的說法是,生存還是滅。至於生存後要接受什麼結果,還是死亡之後得到的解脫,是生死之間的抉擇,是生命所帶來的痛苦。生存對許多人來說,是恐懼,是無奈,還是身不由己。

正如今日,社會正衍生出許多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,問題究竟在哪裏,推索前因,還是要預計後果。問題背後有更多問題,那是大家都知道的QBQ,只是沒有人想到明確方法,不如問問莎士比亞,如何將一切化解。

[林燕妮]

探父母立法


探父母立法

26-4-2016

朋友互聊間,說到子女在假期間,只會編排自己節目,如果是長假期,這個不是說跟女友去日本,那個就說跟男友到外地見家長。

年輕人對家庭以至父母長輩的觀念已不一樣,說他們不關心父母嗎,那又不是,說他們會噓寒問暖嗎,似乎是父母對子女居多,這是時代的轉變。

只不過,父母輩對子女總有期望,總希望在節日期間跟子女及孫兒一聚,開開心心吃個飯,互說近也好。

想起母親這位總舵主,當年處理我們四個猢猻的手法。讀書時當然受管束,之後到外國後,小鳥高飛,但母親總有辦法將我們來個越洋管理。之後,回巢小鳥,個個聽話。正如大弟小弟,每星期都要有一晚回家吃飯,遇上節日慶典,更加要準時到會,哪怕是家裏,還是酒店聚餐,母親令下,沒有一個敢反抗,除非真有要事在外地,否則不可缺席。這也是個好習慣,叫人不可愛理不理、愛回不回,想到母親當年的不怒而威,真是一個服字。

國內提出新法,規定子女必須經常回家見父母,看來國內的父母,渴見子女的心尤其殷切,只不過,內地子女工作,經常穿州過省,甚至遠在外地工作,如何可以經常回家,也不能下定論。相信不少在外地省市工作的人,大多有歸鄉急切的感覺,否則也不會有春運車票機票告急的境。幸好近年國內鐵路設施四通八達,更有不少旅遊專車減輕負擔,已被以前擁擠情好了許多。

原來國內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「老年節」,要不是朋友告之,也真不知有這麼一個節日,但如何慶祝,朋友也說不知曉,最好當然大家都可以放假,但如何界定是否跟老年人去度節,沒有什麼證明。

香港地方細小,哪怕一個家在香港島,一家在新界,一至兩小時已可匯合,相比之下,已算幸福。所以,安排跟父母見見面,也不是難事,主要看有沒有那點心意。

如果說要立法來探望父母,那又不必,難道要判子女坐牢嗎。立法帶點被壓迫意味,見得不情願,那就不見也罷。

[林燕妮]

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

蘋果人


蘋果人

25-4-2016

對於iPhone的用家來說,可以說初使用時,非常不習慣,甚至有後悔的感覺,但當你熟習它的性能後,自然不知不覺地愛上它,然後甘心情願地掏腰包,購買其他蘋果系列的產品,小如一個iPhone套,進而配上iMaciPad等等。

自己用了iPhone多年,習慣了。先是朋友介紹,之後又有朋友知我用這類產品,看見我之前的手機,被我摔得面目模糊之際,送上一部新的iPhone 6,終於可以將舊機光榮引退,為新機來個開張誌慶。

用熟悉型號的手機好處就是夠熟習,大不了是體積問題,內涵可以說差不多,但有時間進入每個icon時,總會發現新的趣味。而且身邊不少「蘋果友」,出現問題時可以找人化解,算是一種方便。至於內裏有多少「激」,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計算。用一個高用量的計劃,少了那種左計右計的煩惱。最重要是出門後,身在外地時,小心流動數據,許多時候索性關掉。記得有一年,電話費奇多,初時不以為然,及後才知道是「流動數據」所弄出來的大事件。所以,每次出門時,索性用另一部手機,免得茲事體大。

喬布斯是一代天才,誰會想過一個小小蘋果機,可以將世界反轉,在資訊方面更是走在最前,唯有這樣,才會精神不死。怕只怕在他死後這麼多年,蘋果沒有什麼特別創新意念,誰也知道,「喬布斯」錦囊,總有用盡的一天,誰可成為真正接班人,仍是未知之數,但可以說的是,暫時仍未有人可以超越喬幫主。

如果看過世界上第一部電腦的樣子,必定嚇了一跳,更加不可能想像到可以演變成一些才不過9×11吋的手提電腦。蘋果電腦以輕巧聞名,外形就是時尚,內裏的資料更是豐富,是不少人的恩物。

喬幫主也不算一帆風順,曾經離開蘋果公司數年,之後重返,將超凡一面的設計完全發揮,震撼全球,繼而踏上蘋果大道,成為能夠改變世界生活程式的天才。

[林燕妮]

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

手機診症室


手機診症室

24-4-2016

朋友傳來疲乏的聲音,還以為她被近日的天氣侵襲而打敗仗。

她說不是自己打敗仗,而是手機打敗仗。先是立刻重回「果粉」行列,出了一部iPhone手機,本想將舊電話內的資料搬移,奈何電話連打開畫面的氣力也沒有,逼得她只好作罷。

之後,有朋友叫她到某些廣場尋找手機醫生,看看會否起死回生,起碼可以找回一些資料,不用似現在一切重新開始。

於是朋友帶手機到那個成行成市的「診所」,看見不少手機醫生在替一部部手機施手術。見到一個比較合眼緣的,一問價錢,盛惠五百元,但要做備份,再加一百五十。總共六百五十元。本來朋友打算將手機留醫,豈料那位醫生說,手機保養期二十四小時。還不包括備份時間。

保養期只得一天。朋友猶豫間,醫生已作出建議,二十四小時內,立刻備份,然後將手機出售,否則不會負責任。朋友一想,如果手術後說返魂無術,那怎麼辦,結果又得將手機往「手機診症室」輪候。

朋友的結論是,十足往政府醫院排隊一樣,診症室內人山人海,一樣要取籌號,一樣要分流,分流的意思是有「入院」,有「出院」,朋友說,輪候時間超過三句鐘,一點也沒錯,其中有不少是取籌號後等得不耐煩而棄權的,否則不止三小時。

「分流醫護人員」,初步檢查後,留院治療,結果要兩日後才知道,就算救回,其中不少資料將會「死掉」,朋友也沒好氣,取回收條預備兩日後接手機出院。

都說醫護人員人手缺乏,連手機診所也一樣。朋友說其間人人都默默等待,只有一位外國女士投訴,那也沒法,依籌號辦事,而且職員一刻也沒有偷懶,投訴也投訴不來。只不過,三四個櫃位處理差不多三百個手機,工作量也真不少。正如朋友說,排三句鐘,見工作人員才不過五分鐘,跟往政府醫院見醫生沒有分別。只不過沒想到,不少人的手機感冒,難為了一眾救護團隊。

[林燕妮]

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

塌地與死心


塌地與死心

23-4-2016

生活的過程中,工作所佔的比重一定十分高。特別是靠工作收入,作為家庭支出的樑柱,每天睜開眼睛,連串支出已經湧到眼前來。供樓、供書教學、供妻兒花費,一家之主,並不易為。

每個人對工作都有不同目標,有人希望步步高陞,升上主管職位,有人想自立門戶,一嘗當老闆滋味,但也有一類職場人士,沒有要求,只求有工作,有收入,不苛求,名之為「死心塌地」。

有人喜歡多變化,七十二行幾乎都想染指,但有人就是從一而終。這類人對公司有感情嗎,也不盡然,只不過是不想再次適應新環境。許多人以為東家不做好,甚至會更糟糕。糟糕還不是問題,大不了再去南家北家,但會遇到不少流言蜚語,然後發覺,轉新工作是極具挑戰的事,新的希望換來壞的結果,這都是轉工人士最不想面對的現實。

「死心塌地」式其實也有好處,除了練得百毒不侵外,工作上也可以變成老僧入定,不受凡事煩事騷擾。正是說,氣上心頭也要做,平靜心情也是幹。

工作是紅塵中一小件西餅,看破與否,有如製造蛋糕,多了麵粉不成,少了牛油不香,與其火爆對抗,不如塌地死心。

也不要以為上司容易做,管理一間公司看似容易,其實內裏的枝葉,多不勝數。特別是處理帳目方面,必須親力親為,不可假手於人,方可保不失。就算業務繁多,也得要會計師核數師將帳目做得清楚。

總之,經營好一間公司,不是一人之力,員工與老闆,都要有適當溝通,老闆不是獨大,員工也不要以跳槽為本領,將能力放在工作上,總比搞什麼小圈子小動作為上,始終,在工作中學到不單是工作,更有做人道理。

能夠有為公司「死心塌地」的員工,是公司的福氣。知福惜福,不要以為那是必然,千萬不要將死心塌地的員工,欺負得以為他們是笨鳥不飛。怕有一天,死心塌地變成死心,那就是不幸。

[林燕妮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