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

自律自私


自律自私

24-3-2017


雖然說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,在今日環境風氣下,本性也可以隨因素而移,可以說,習慣是因素的一種。

習慣有分好壞。不過,習慣的好處是可以改變。由於習慣被改,本性也可以被修正。當然,大家都希望壞變好,正如以前不少人隨地吐痰、隨街丟垃圾,在家庭與學校德育培訓下,大家都知道衛生的重要。所以,「垃圾蟲」的數量大降,這是公民教育下的進步,當然,罰款也具一定阻嚇作用。不過,靠嚇靠罰不是上策,要人「明白」才是最佳方法。

由環境局提出的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方案」,大家都喚作垃圾徵費這個項目,再次引起市民關注,討論聲音眾多,說到底,倒垃圾是否需要收費,對大眾市民來說,比誰會當特首來得「貼地」。

市民最關心的自是收費問題,每戶計抑人頭計,每袋計抑每公斤計,是否如水費一樣,用水量愈多,收費愈高,一切似乎仍在構思中。這個費用由哪個部門徵收,每月計算還是每季清繳,都在考慮階段。

如果每家每戶月費收取,問題可來了,市民可能會認為,既然月月收費,那就繼續製造垃圾,不夠一袋,似乎「唔抵」。就似支付電訊費用一樣,既是免費通話,那就盡情通訊。還有那些垃圾袋,是否每個計算,因為不少人會認為,不放滿一袋不划算,如果要放滿一袋,又怕袋中垃圾發霉發臭;如果需要先放入膠袋再放進垃圾袋以保衛生,又不符合環保原則。總之,大眾市民已經開始為垃圾動腦筋。

而且,不少屋苑是用「垃圾槽」形式收集垃圾,那又如何計算,每座計還是每戶計,又是另一個問題。近年不少工作人士,除了是「無飯」一族外,多是外吃之後才回家休息,對他們來說,可以是無垃圾產階級,要他們交垃圾費,又有點不公平。徵收垃圾費不是最主要問題,政府一立例就可執行,但如何可以阻止市民將垃圾棄置街上最為重要,能夠自律當然最好不過,可惜自私與自律比併時,就是另一個場面了。

[林燕妮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