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

鬧鐘


鬧鐘
19-4-2017

有樣東西,或者說設備,每個人或每個家庭都會有。那叫鬧鐘。

小時候,傭人是鬧鐘,母親是鬧鐘,每天總在不情不願下盥洗,自己喜歡上學,卻又討厭要一早起來的感覺。所以,看到今天那些背小書包,跨境上學的小朋友,睡眼惺忪的樣子時,不禁憐惜,更加佩服。

鬧鐘的設計不斷變化,小時候家中有個鐘頂有兩個「蓋」的款式,響鬧起來也真有驚天動地的感覺。之後是不同款式的,其實原理一樣,但可以奏出音樂聲、喇叭聲等等。

頭也有個小鬧鐘,但不能小看它,鬧起來聲浪不小,而且有段數地叫喊,由嗶嗶嗶到嘟嘟嘟嘟,隨時高八度,還有五分鐘功能,按下鬧鐘按鈕後,五分鐘後又再嘶叫,如是者,在它響我按下,隨時會多花三十多分鐘才起來。

這個小鬧鐘的好處是靜音,不會像其他款式鬧鐘,滴答滴答的刺激耳膜,特別是夜夜之時,聽滴答聲,是令自己睡不穩的原因之一。如果知道需要在某個時間起來,問題更大,神經不自覺緊張,愈是睡不,人也特別煩躁,結果是等鬧鐘響,偏偏鬧鐘響時,就是自己最睏一刻,自我安慰說小睡十五分鐘,但隨時是五十分鐘的酣睡。

除了一個鬧鐘,其實不少手表手機也有響鬧功能,為照顧有聽覺障礙人士,特別設計出可以發出強光或震動形式的響鬧,據說還有一些可以發出香薰氣味,自己倒沒有試過氣味式響鬧,效果如何倒也不知。

佩服那些體內有鬧鐘的朋友,私人響鬧,自動自覺醒來。至於有朋友說,他的生理時鐘是,每晚三點,非常準確地上廁所去。身在外地也一樣。至於自己身在外地時,悠閒旅行最好是自然醒,犯不強迫自己。如果屬於公幹形式,最好是通知酒店服務員,由他們準時通知最安全。

鬧鐘是個叫人又愛又恨的設計,不過,如果可以,還是母親的呼喚最好,其實,爸爸式鬧鐘更叫女兒喜愛,又嗲又哄,人就乖乖醒來。

[林燕妮]

千衣過盡


千衣過盡
18-4-2017

窗外斜暉,看見有如鹹蛋黃的太陽漸漸落下的情形,留不住的時光,就如手揮目送一樣,不帶走任何事物,心下一陣說不出的捨不得,然後又想,一切沒有什麼大不了,日月星辰,繼續運行,盡職盡責,留下我們人類在傷春悲秋。

春與秋,早已離我們遠去,世界在變,天氣也在變,打開衣櫃,隨時發現後宮佳麗三千,沒有合適的可以穿著。天氣熱時,稍為厚一點的穿不了;天氣冷時,不夠厚的也不可以穿。沒有春秋的天氣,有點大冷大熱的難接受,似乎要向衣服說句可惜,然後預備將她們分派到合適的機構。

人說千帆過盡,自己是千衣過盡皆不合。還是朋友做得好,一下子一二三地將衣服捐到慈善機構,然後勒令自己,每季只買三套衣服。其實三套衣服已經足夠,互相交換配搭,一條絲帶,一條圍巾,已可以構成十多套款式,既不會浪費,也可以隨季節才選購,不會過時;季度過後又可轉贈,想來也是個處理衣物的好方法。

女性也真是天生購物狂,只要有時間到街上走一圈,自然一袋一袋地帶回家。有位男性朋友更有趣,閒時喜歡逛公司的廚具部,家中大煲小煲大碟小碟一套套,氣得他的太太常抱怨,廚具一大堆,明明已經下令不准購入,結果還不是送到慈善機構去。所以說,愛購物也不是女性本能,男士也有極多購物基因,問題是購物主題。不過,花錢在購買家庭物件之上,總比花在其他有問題的事物上為佳。

過盡千衣皆不是的日子,相信不會重臨,因為自己也明白,自己是衣服大鬼,但可以說的是,自己對一些設計師的衣物仍會保留,那是出色的作品,值得留下來。

至於千帆過盡的感情,可記的會陪我一生一世,不堪回首的早已刪去,由它隨風而逝,斜暉脈脈,天地有情天亦老。

望盡天涯無盡處,有燈火闌珊的意味,世界每天在變,唯有千載不變的曾經與不能磨滅的片段,仍在心頭。

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

肺話


肺話

17-4-2017


「你的肺在說話?」是一句大家也明白的「廢話」。其實說清楚一點,每個器官都會跟人說話,特別是某個器官出現問題時,會發出信息,只不過許多時候,當事人未必接收得到,或者解讀錯誤。最常見的是心絞痛跟胃痛相似,隨時產生危險。

所以,肺部出現問題時,也會向主人說肺話。簡單說,如果發覺持續咳嗽超過兩星期也未見好轉,甚至咳出血絲,那就要問問醫生,看看出了什麼問題。如果咳出血塊,十足粵語長片中主角吐血的情形,更不要遲疑,立刻檢查。

肺癆是流行傳染病,本來多發生在一些衛生環境較差的地區,特別是那些落後地區,香港雖然已發展成為大城市,但每年也有數千宗肺癆呈報個案,是不容忽視的流行病之一。看來主要是與空氣污染問題有關,有需要時也真要戴上口罩,減低被感染機會。

常聽到的除了肺癆,就是肺炎,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,導致死亡。至於另一款肺話就是肺積水。自己經常上氣不接下氣,其中一個原因是肺積水。積水少還可以慢慢自我修復,有次較嚴重的,「積水三公升」。初聽之時,自己也嚇一跳,結果要乖乖住院,抽走積水。不過,也不可能一天抽走三公升,唯有半公升半公升地抽,幸好過程不算太辛苦,但一想到積水三公升時,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,也明白到積水令自己呼吸不暢順,經常出現缺氧情形。幸好入院「抽水」幾天,總算令身體回復正常呼吸狀態。

朋友一聽到「三公升」時,驚訝得說不出話來,剛巧上有兩支1.25公升的蒸餾水,加起來才2.5公升,我的肺內竟然有三公升,朋友說令她想到街市看到的為豬肺灌水的情形。不過,她立刻說,如此這般抽水底下,我一定可以在數天內輕三公斤。只是自己也沒有力氣說到輕與重的問題,不過那次抽走三公升水,也是自己的一個紀錄。

自那次後,也開始認真學習了解,明白自己的肺跟自己說的話,不是廢話。

[林燕妮]






   


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

人間有情


人間有情
16-4-2017

人間有情。讀到二十六歲鄭小姐捐贈三分之二肝臟去急救肝衰竭病人的新聞,令人感動。素未謀面,能夠仗義相助,完全是大愛精神,祝願施者與受者皆可以早日康復。

鄭小姐無私奉獻,令一個瀕臨失去母親的家庭,希望重燃,正如鄧女士的女兒形容說,真是個奇蹟。因為法例限制,令她不能捐肝予至親的媽媽,看來也有檢視必要。

原來根據衛生署有關器官捐贈網頁中,捐贈者一般沒有特別年齡限制,不過那是遺體器官或組織捐贈者的條件,簡單說,人死了,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,都可以進行器官捐贈,當然包括一點是,要得到捐贈者家人同意才可將器官捐出。而且資料顯示,香港的器官捐贈率仍然處於低水平,希望透過今次事件,可以令不少人重新考慮器官捐贈背後的意義。作為活力之都,遺體器官捐贈率大大落後於其他國家,數據顯示,香港的排名是四十八,而名列第一的,是西班牙。

死後捐出器官,絕對值得推廣,可以用作移植的遺體器官包括腎臟、肝臟、心臟及肺部,想想自己狀,肺部最弱,相信是屬於不合格的內臟,其餘三項則要由醫生決定,反而可作移植用途的組織如眼角膜、皮膚及骨骼,自己倒認為都可以列入考慮之列,一切需要醫生檢定,自己也可以略盡一體之力,盡量為其他人作出幫忙。

人的生存時間,宇宙中極之渺小。很高興在這個復活節假期讀到手術成功的消息,康復過程漫長,更需要家人的支持、醫療團隊的配合,受難節過後就是復活節,相信這個復活節令香港人過得特別感恩。因為有一位值得尊敬的女子為大家展示出第一步,希望可以喚起其他人的愛心,始終,需要器官捐贈的病患實在太多,適合捐贈的名額比例相差太遠。

特別想說的是一些已逝者的家人,請在發現逝者有器官捐贈意向時,不要反對,由於有些個案就是家人不允許,令不少病患者失去被拯救的機會。看到今次無私捐肝事件,希望有助社會對器官捐贈多一分了解。

[林燕妮]